
下载地址:/attached/file/20190201/20190201104909_7684.pdf
总结近年海南岛野生鸟类救助信息系统以及海南省林业部门的相关救助记录,发现2016年10月24日—2018年7月18日,海南省三亚市及乐东县有多达10条有效的“白脸猴面鹰”的记录(表1),其中8条有照片(图1:A、B)。经查阅文献(杨岚,1995),比对存放于国内主要几所博物馆的相关鸟类标本,确认这些“白脸猴面鹰”为草鸮科Tytonidae草鸮属Tyto仓鸮Tyto
alba。另外,通过BLAST比对其中1只个体的线粒体COⅠ基因序列与GenBank已发表的草鸮科序列,发现该个体COⅠ基因序列有56个位点与草鸮Tyto
longimembris(GenBank登录号:KP893332.1,序列长度为613 bp)存在差异,而只有6个位点与仓鸮(GenBank登录号:EU410491.1,序列长度为620 bp)不同,因此进一步确定该个体为仓鸮。这些仓鸮大部分在冬季1—2月被发现和救助,个别发现于3月、7月和10月(表1)。10只个体基本都是在人居环境周围的地面停息时被人发现,且发现时没有明显外伤(除了1腿部有骨折的旧伤),羽毛完好(图1:B),排除了笼养逃逸的可能。此外,仓鸮为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贩卖属非法行为,且林业部门的记录显示当地市场无商贩贩卖该种鸟类,因此也排除人为从外地运输仓鸮到当地贩卖的可能。目前的记录照片显示所有个体均为成鸟,但从被记录的数量和时间上判断,推测在海南岛三亚市及乐东县可能有稳定的仓鸮活动种群,且应为留鸟。由于海南岛此前无仓鸮分布记录(郑光美,2017),因此,确认此鸟为海南省鸟类新记录。
表1 海南岛仓鸮Tyto alba救助记录信息
编号
|
地点
|
时间
|
发现时身体状况
|
信息来源
|
1
|
三亚市吉阳区
|
2016年10月24日
|
没有明显外伤
|
林业部门记录
|
2
|
三亚市天涯区
|
2017年01月10日
|
没有明显外伤
|
林业部门记录
|
3
|
三亚市天涯区
|
2017年01月12日
|
没有明显外伤
|
林业部门记录
|
4
|
三亚市天涯区
|
2017年01月18日
|
可以飞行,没有明显外伤
|
林业部门记录
|
5
|
乐东县抱由镇
|
2017年03月15日
|
没有明显外伤
|
林业部门记录
|
6
|
三亚市吉阳区
|
2018年01月31日
|
左腿骨折,旧伤
|
林业部门记录
|
7
|
三亚市天涯区
|
2018年02月02日
|
可以飞行,撞到建筑物上
|
林业部门记录
|
8
|
三亚市天涯区
|
2018年02月14日
|
没有明显外伤
|
林业部门记录
|
9,10
|
三亚市天涯区
|
2018年07月18日
|
1只下雨天飞进住户家阳台,没有明显外伤,同时附近有另外1只在飞行
|
救助信息系统记录
|
海南岛发现的仓鸮具有以下典型的特征:头大而圆,白色心形面盘显著,四周具橙黄色硬羽组成的皱领;眼先栗褐色;头顶至面盘上缘为黄灰色,头顶两侧没有耳羽簇;上体总体为斑驳的灰色渲染橙黄色,背部及翅上覆羽基部棕黄色,先端灰色并具灰褐色虫蠹状细纹且末端带有黑色和白色相并的点斑;下体白色略带淡棕黄色,散布黑色细小点斑;跗跖上部完全被羽,下部至趾背面被稀疏鬃毛。虹膜黑色,喙肉白色,趾灰褐色。与同属草鸮形体非常相似,区别在于:后者面盘通常为棕红色,但也有个体面盘为白色,眼先黑色;头顶至面盘上缘为黑色;胸部皮黄色,背部及翅黑褐色为主,散布棕黄色斑块及白色细小的点斑。以上物种形态特征与已发表文献(杨岚,1995)一致。
仓鸮是全球分布最广的陆生鸟类之一,遍布除南极洲外的所有大洲,曾被认为有36个亚种(Taylor,1994)。越来越多的分子证据支持将原有单一物种重新划分(König & Weick,2008),如Aliabadian等2016建议将仓鸮主要划分为3个物种:欧亚仓鸮Tyto alba(主要分布于非洲、欧洲及中亚)、美洲仓鸮Tyto furcata(分布于南、北美洲)和东方仓鸮Tyto javanica(从南亚及东南亚到澳大利亚)。鉴于新系统分类结果需要更多数据检验和澄清,本文对仓鸮的分类沿用郑光美(2017)分类系统,这也与当前国际上最主要的鸟类分类系统(Clements et al.,2018)一致。其中,亚洲的仓鸮主要包括Tyto alba stertens亚种(主要分布于印度次大陆、中国西南至越南)和Tyto alba javanica亚种(主要分布于马来半岛及巽他群岛)(Aliabadian et al.,2016;Bruce,2018;Clements et al.,2018)。仓鸮在中国主要分布于云南及广西西南部(潘清华等,1964;匡邦郁,杨德华,1980;周放等,2004)。鉴于云南南部、广西中越边境及海南岛的动植物类群在生物地理学上的紧密联系(Liang et al.,2018),推测海南岛发现的仓鸮种群可能属于Tyto alba stertens亚种。此次仓鸮在海南岛的发现是对其中国分布区域的重要补充,另外在人居环境周围发现新的仓鸮种群,对于这种在中国较为少见的大型鸮类有重要的保护意义。
梁斌1, 7*,
林贵生2, 黎玉琳3,
杨凡2, 韩远军4,
陈宗波4, 李波5,
周润邦6, 王宁7
(1.
海南省林业科学研究所,海口571100; 2. 三亚市野生动植物保护中心,海南三亚572000;
3.
海南省乐东黎族自治县林业局,海南乐东572500; 4. 海口市林业局,海口570311;
5.
海南省小动物保护协会,海口570105; 6. 海南省林业厅,海口570203;
7.
Department of Ecology & Evolutionary Biology, University of Michigan, Ann
Arbor, MI 48109, USA)
基金项目:海南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ZDYF2018143);
生态环境部生物多样性保护专项
*通信作者, E-mail:woodybir_d@hotmail.com
致谢:在标本查阅过程中,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杨晓君研究员及董锋副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雷富民研究员、国家动物博物馆鸟类标本分馆贺鹏管理员、广西大学蒋爱伍副教授、复旦大学唐仕敏老师、六盘水师范学院李松教授及田应洲教授,给予了热情的帮助,北京师范大学张正旺教授,中山大学刘阳副教授对本工作给予了很好的建议,在此表示衷心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