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地址:/attached/file/20181128/20181128150534_7546.pdf
在采用红外相机对宁夏回族自治区泾源县六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脊椎动物进行监测时,安放的10台红外相机拍摄到1种噪鹛影像资料(图1)。经查阅《中国鸟类野外手册》(约翰·马敬能等,2000)和《中国鸟类图鉴》(赵欣如,2018),确认为隶属于雀形目Passeriformes噪鹛科Leiothrichidae噪鹛属Garrulax斑背噪鹛Garrulax
lunulatus(郑光美,2017;del Hoyo et
al.,2018)。
根据拍摄的照片和视频,斑背噪鹛的眼先、颊部及眼周白色形成一宽的白色眼圈,在头部极为醒目;额至头顶、颏部及喉部为栗褐色;颈侧、胸部和两胁羽毛棕色具由棕色端斑而形成的明显鳞状斑;初级飞羽具白色端斑,尾羽深栗色,具白色端斑和黑色次端斑。
斑背噪鹛为我国特有鸟种之一(雷富民,卢汰春,2006;郑光美,2017),在中国主要分布于湖北神农架、陕西南部秦岭、甘肃天水至南部白水江地区的文县、重庆、四川中部岷山及邛崃山系和凉山山系的部分地区(张清茂等,1979;王香亭,1981,1991;约翰·马敬能等,2000)。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如《六盘山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王香亭,1988)、《宁夏脊椎动物志》(王香亭,1990)和《六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报告》(程积民,2013)中均未有该物种分布的报道。本次在六盘山发现的斑背噪鹛是宁夏鸟类新纪录,扩展了该物种在我国北方地区分布的界线,使斑背噪鹛在我国的分布北限由原来的甘肃天水扩展到宁夏六盘山区的泾源县,丰富了该物种的分布信息,为进一步研究斑背噪鹛的分布和生态提供了基础资料,也为该物种的保护和分布区域划定提供了重要的地理分布依据,对研究六盘山地区的生物多样性和物种整体性的变化规律也将起到很大的作用。
在保护区安放的10台红外相机共拍到30只次斑背噪鹛活动的照片70张照片和6段视频资料,发现地点皆为较为隐蔽的以栎为主的山地落叶阔叶灌丛和以落叶松Larix gmelinii为主的针叶林及落叶松和桦为主的针阔混交林的林缘草地,海拔1 800~2 600 m(表1),说明斑背噪鹛在宁夏六盘山地区是一种留鸟。之前无斑背噪鹛的记录,六盘山分布的斑背噪鹛是当地固有的种群还是由于调查手段和时间的不足而未记录到,还是可能在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由南部迁移而来,均有待深入调查,同时也需要在附近的小陇山、子午岭至秦岭一带进一步确认中间地带是否有该鸟的分布。
表1 红外相机拍摄的斑背噪鹛Garrulax lunulatus信息
相机位点
|
拍摄时间
|
照片数/视频数
|
个体数
/只次
|
生境
|
106°20'56.84"E, 35°16'24.35"N, 海拔2
535 m
|
2017-1-19
|
21
|
2
|
针叶林
|
2018-2-2
|
1
|
1
|
106°16'33.44"E,
35°23'18.98"N, 海拔2 201 m
|
2017-12-26
|
3
|
1
|
针阔混交林
|
106°22'59.81"E,
35°20'48.57"N, 海拔1 907 m
|
2017-11-28
|
3
|
1
|
落叶阔叶灌丛
|
106°23'51.96"E,
35°20'13.73"N, 海拔1 86 3m
|
2017-11-2
|
3
|
1
|
落叶阔叶灌丛
|
106°23'54.52"E,
35°19'32.22"N, 海拔1 922 m
|
2017-9-6
|
3
|
1
|
落叶阔叶灌丛
|
106°23'32.31"E,
35°19'7.63"N, 海拔1 950 m
|
2017-11-8
|
3
|
1
|
落叶阔叶灌丛
|
106°22'11.21"E,
35°23'49.46"N, 海拔2 249 m
|
2017-8-12
|
2
|
1
|
针叶林
|
106°16'55.91"E,
35°27'25.56"N, 海拔2 147 m
|
2017-9-30
|
2
|
1
|
落叶阔叶灌丛
|
2017-10-11
|
3
|
1
|
106°17'52.09"E,
35°27'23.25"N, 海拔2 071 m
|
2017-9-12
|
3
|
1
|
落叶阔叶灌丛
|
2017-9-15
|
3
|
1
|
2017-9-19
|
3
|
1
|
2017-9-24
|
3
|
1
|
2017-10-5
|
5
|
1
|
2017-10-19
|
1
|
1
|
2017-11-8
|
2
|
1
|
2017-11-12
|
3
|
1
|
2017-11-27
|
3
|
1
|
2018-3-28
|
视频
|
2
|
2018-6-13
|
视频
|
1
|
2018-6-23
|
2视频
|
2
|
2018-7-26
|
视频
|
2
|
2018-8-17
|
视频
|
1
|
106°17'14.98"E,
35°27'34.51"N, 海拔2 216 m
|
2017-9-26
|
3
|
1
|
针阔混交林
|
2017-10-1
|
3
|
1
|
宋景舒1,
罗娟娟1, 李佳琦2,
江波1, 兰广成3,
徐永恒3,
郭志宏3,
禹万贵3, 司韶山3,
马明利3, 宋森1*
(1.
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兰州730000;
2.
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国家环境保护生物安全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42;
3.
六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宁夏固原756401)
基金项目:生态环境部生物多样性保护专项
作者简介:宋景舒,
女, 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为动物生态和保护生物学,
E-mail:1809269328@qq.com
* 通信作者,
E-mail:songsen@lzu.edu.cn
致谢:感谢六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的大力支持。